EN

研究洞见

中诚信绿金作为专业的第三方评估认证机构,可为金融市场的多种可持续产品及服务

2025年ESG债券市场分析4月报

编辑:   时间:2025-05-16

undefined

本期 /看点

一级市场

2025年1~4月,国内市场已发行绿色债券146只,规模共计3,136.96亿元,发行只数和规模分别同比增加8.96%和102.66%。其中4月新发行绿色债券53只,规模共计1,360.26亿元,同比发行规模增加237.75%,发行只数增加23.26%。

截至2025年4月末,国内市场已累计发行挂钩债券31只,规模共计203.50亿元,其中4月新发行11只挂钩类债券,其中包括7只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和4只低碳转型挂钩债券,发行规模分别为50.00亿元和33.00亿元。截至2025年4月末,国内市场累计发行低碳转型债券和转型债券各1只,规模均为10.00亿元,其中4月新发行1只转型债券,规模10.00亿元。


二级市场

4月,国内市场共506只绿色债券参与交投,月度现券交易规模为942.16亿元,交易只数同比增加4.98%,规模同比下降22.73%;挂钩类债券共有77只参与交投,交易规模总计为78.83亿元;其中可持续挂钩债券63只,交易规模72.15亿元;低碳转型挂钩债14只,交易规模6.68亿元。转型类债券共有6只参与交投,交易规模总计为6.44亿元。


绿色债券发行成本观察

4月发行的53只绿色债券中可比同类债为21只,将本月新发行绿债的发行成本与同类债平均发行利率相比,19只绿色债券表现出一定的成本优势。截至4月末,2025年可比同类债有48只,其中81.25%的绿色债券具有低于当天发行的同类债券票面利率,发行成本低2.00bp—135.00bp。


绿色金融动态

undefined

国内动态

深交所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绿色债券白皮书》;《金融“五篇大文章”总体统计制度(试行)》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号——气候(试行)(征求意见稿)》发布;深圳发布绿色金融行动方案 19条措施探索超大城市碳达峰路径。


undefined

国际动态

首笔人民币绿色主权债券在伦敦发行;美国证监会批准首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证券交易所;法国计划投入40亿欧元支持低碳氢能发展。



undefined

一、一级市场发行情况


(一)绿色债券发行情况


2025年4月,国内市场新发行绿色债券53只,规模共计1,360.26亿元,同比发行只数和规模分别上涨23.26%和237.75%,环比发行只数和规模分别上涨65.63%和212.05%。其中碳中和债券发行14只,规模为212.25亿元,蓝色债券1只,规模为39.00亿元。整体来看,4月份三只超大额绿色金融债的发行为绿债一级市场贡献了绝大部分增量,使得4月发行规模同比环比均大幅上涨,发行数量方面受绿债市场回温影响同样明显上涨。2025年1~4月国内市场绿色债券累计发行146只,规模共计3,136.96亿元,发行只数和规模分别同比增加8.96%和102.66%,绿色债券发行市场加速回暖。

undefined
undefined

从券种类型分布来看,2025年4月,绿色中期票据为绿色债券市场发行数量之首,共发行18只,规模198.95亿元;绿色金融债绿色债券市场发行规模之首,共发行10只,规模935.00亿元,其中发行规模达百亿的有“25兴业银行绿债01”(300.00亿元)、“25交行绿债01A(BC)”(250.00亿元)以及“25北京银行绿色债01”(100.00亿元)。同比方面,绿色短期融资券和绿色金融债的发行只数与规模占比同比均有所增长,其中绿色金融债发行只数和规模占比大幅增长;绿色公司债的发行只数占比同比上升,规模占比同比下降;其他券种发行只数和规模占比同比均有所下降。截至4月末,2025年国内市场绿色金融债、绿色中期票据和绿色资产支持证券合计占总发行只数的71.92%以及总发行规模的91.26%。

undefined
undefined

从绿色债券发行场所来看,2025年4月银行间市场共发行34只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共计1,137.35亿元,为最主要的绿色债券发行场所;上交所和深交所分别发行绿色债券11只和6只,规模分别为118.05亿元和55.26亿元;银行间和上交所市场同时上市1只绿色企业债,规模为9.60亿元;银行间和银行柜台市场同时上市1只绿色金融债,规模为40.00亿元。同比来看,银行间市场绿色债券发行只数与规模占比同比均有所上升,交易所(包括上交所和深交所)绿色债券发行只数占比同比有所上升,发行规模占比同比则有所下降,其余发行场所的发行只数和规模占比同比均有所下降。截至4月末,2025年银行间市场绿色债券累计发行100只,规模达2,610.39亿元。

undefined
undefined

从绿色债券在整体债券市场中发行规模占比来看,2025年4月份绿色债券占全部信用债发行规模的4.80%,环比上升2.97个百分点,同比上升3.27个百分点。具体来看,绿色金融债、绿色公司债、绿色短期融资券和绿色中期票据占比同比均有所上升,其中尤以绿色金融债的发行规模占比涨幅最大,绿色资产支持证券和绿色企业债占比则同比有所下降。截至4月末,2025年绿色债券占整体信用债券市场发行规模的3.47%,同比上升1.67个百分点。从具体券种来看,绿色企业债占比19.44%位列第一,其次是绿色资产支持证券和绿色金融债,占比分别为5.41%和5.24%,其余券种占比均在5%以下。

undefined

从发行地区来看,2025年4月,共有19个省(市、地区)发行绿色债券,其中北京市和广东省各发行9只绿色债券,是发行只数最多的两个省市,发行规模方面,北京市、福建省和上海市发行金额均超过300亿,其中福建省发行规模大幅上涨主因兴业银行和厦门银行两只绿色金融债的发行。同比来看,北京市、广东省、天津市、江苏省和浙江省等地区发行只数和规模占比均有所下降,上海市和福建省的发行只数和规模占比则明显上升。截至4月末,2025年绿色债券累计发行只数排名靠前的地区分别为北京市、广东省、江苏省和天津市;在发行规模方面,北京市占比超四成遥遥领先,随后为上海市和福建省,占比分别为12.16%和10.68%,其余地区累计发行规模占比均不足10.00%。

undefined
undefined

从发行人主体性质来看,2025年4月,国内绿色债券发行主体中发行只数最多的类型为国有控股企业,共发行27只,规模为311.44亿元;发行规模最多的类型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共发行2只,规模为350.00亿元。截至4月末,2025年绿色债券发行人仍以国有系企业(包括中央国有企业、地方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政策性银行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为主力,发行规模占比达73.40%,发行只数占比达83.56%,规模与只数占比同比分别上升6.26个百分点和1.47个百分点。

undefined
undefined

从发行人主体产业和类型来看,2025年4月,融资租赁类发行人绿色债券发行11只绿色债券,发行只数在所有类型发行人中占比最高,银行类发行人绿色债券发行规模880.00亿元,为发行规模最多的发行人类型。同比方面,银行、融资租赁、汽车金融和电力供应类发行人的发行只数和规模占比均有所上升,基础设施投融资、火电、公共事业等发行人的发行只数和规模占比则有所下降,清洁能源类发行人的发行只数占比上升而规模占比下降。截至4月末,2025年融资租赁类发行人发行只数占比达19.86%,领先于其他类型发行人;规模占比方面,银行类发行人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占比57.38%,大幅领先于其他类型发行人。 

undefined



(二)其他ESG债券发行情况


2025年4月,国内债券市场共发行11只挂钩类债券,其中包括7只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和4只低碳转型挂钩债券,发行规模分别为50.00亿元和33.00亿元。发行人均为国有系企业,通过将债券结构与可持续发展绩效目标或低碳转型目标相挂钩,推动自身业务可持续发展。截至2025年4月末,国内市场已累计发行挂钩债券31只,规模共计203.50亿元。

在转型类债券领域,2025年4月,上海华谊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行1只转型债券,发行金额为10.00亿元,发行期限3年,募集资金全部用于华谊合成气供应及配套项目和甲醇制烯烃及下游深加工一体化项目的项目建设,本期债券募集资金拟投项目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营后,预计每年可节约 432,920.00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863,115.89吨。本月无新发低碳转型债券。截至2025年4月末,国内市场累计发行低碳转型债券和转型债券各1只,规模均为10.00亿元。

总体来看,2025年4月国内市场共发行ESG债券65只,规模共计1,453.26亿元,同比发行只数上涨16.07%,发行规模增加193.74%。截至4月末,2025年国内市场累计发行ESG债券177只,规模共计3,354.36亿元,发行只数同比增加5.99%,发行规模同比增加76.09%。



undefined

二、二级市场交易情况


(一)4月绿债市场交易情况


2025年4月,国内市场共有506只绿色债券参与交投,月度现券交易规模为942.16亿元,交易只数同比增长4.98%,规模同比下降22.73%;环比交易只数和规模分别下降9.64%和3.11%。其中,“25兴业银行绿债01”交易金额为4月之首,为94.50亿元。具体从不同券种来看,2025年4月参与二级市场交易的绿色中期票据交易规模占比最高,达到46.84%,其次为绿色金融债占比21.54%,其余券种占比均不足10.00%。


undefined


(二)4月挂钩债券市场交易情况


2025年4月,国内市场共有77只挂钩类债券参与交投,交易规模总计为78.83亿元。其中可持续挂钩债券63只,同比增加8.62%,交易规模72.15亿元,同比减少52.99%;“23湖交投MTN001(可持续挂钩)”交易金额以7.50亿元排在首位。低碳转型挂钩债券14只,同比增加133.33%,交易规模6.68亿元,同比增加195.58%。“G23甬投1”交易金额以2.02亿元排在首位。


(三)4月转型类债券市场交易情况


2025年4月,国内市场共有6只转型债券和低碳转型债券参与交投,交易规模总计为6.44亿元,其中包括4只中期票据和2只公司债,交易只数同比持平,交易规模同比下降73.58%。“24宝武K1”交易金额以3.84亿元位列4月之首。



undefined

三、绿色债券发行成本观察

2025年4月共计发行53只绿色债券,剔除32只私募、资产支持证券和无同类可比债,可比同类债共21只,包括14只绿色中期票据,4只绿色金融债和3只绿色公司债。将本月新发行绿债的发行成本与同类债平均发行利率相比,19只绿色债券表现出一定的成本优势。4月绿色债券发行成本比较详见表8。截至4月末,2025年可比同类债有48只,其中81.25%的绿色债券具有低于当天发行的同类债券票面利率,发行成本低2.00bp—135.00bp。

undefined



undefined

四、绿色金融动态


(一)国内动态


深交所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绿色债券白皮书》

2025年4月7日,深交所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绿色债券白皮书》,旨在贯彻落实中国证监会《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要求,梳理总结近年来深交所绿色债券市场发展情况和典型案例,引导帮助企业用好用足债券市场工具推动自身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深圳证券交易所绿色债券白皮书》主要内容包括:一是简要概述绿色债券从顶层设计到落地执行的整体政策框架。二是从制度优化、产品创新、市场建设、市场服务、跨境合作等方面,介绍深交所债券市场服务绿色金融相关实践,总结深市绿色债券发行情况。三是基于绿色债券创新、战略融合、市场开放等维度,梳理14个代表性案例,分析产品情况、特色亮点、实质性成效和示范意义,便于其他发行人参考借鉴。四是阐述绿色债券市场发展趋势,以及深交所下一步工作安排。此外,还介绍了深交所基础设施REITs市场绿色实践情况。


《金融“五篇大文章”总体统计制度(试行)》发布

2025年4月15日,为支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联合印发《金融“五篇大文章”总体统计制度(试行)》(以下简称《制度》)。《制度》遵循“全面覆盖、综合统计,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标准统一、协同衔接,科学有效、汇总共享”原则,重点对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的统计对象及范围、统计指标及口径、统计认定标准、数据采集、共享及发布、部门分工等作出统一规定。从业务覆盖面看,《制度》规定的统计对象全面覆盖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基础设施机构,统计范围包括贷款、债券、股权、资管债权、基金、保险、衍生品等多种金融工具和产品,将综合统计金融“五篇大文章”等重点领域的工作情况。


《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号——气候(试行)(征求意见稿)》发布

2025年4月30日,中国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号——气候(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气候准则》),开始公示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彰显我国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绿色转型、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步入制度推进快车道。作为我国首部气候信息披露专项准则,《气候准则》以六章四十七条的体例框架,系统构建了涵盖治理、战略、风险和机遇管理、指标和目标等核心领域的披露规范体系,文件在立法宗旨、披露目标、体例结构、相关术语概念及技术规范等基础性维度与现行基本准则形成有机衔接,重点聚焦气候专项信息披露的独特要求,对信息质量、重要性标准及通用披露规则等共性内容不再作重复性规定,着力构建差异化、精准化的气候信息披露规则。在制度设计层面,《气候准则》既坚守中国特色发展路径,又实现与国际标准的有机融合。在气候影响信息披露、温室气体核算标准、碳交易财务影响、低碳创新实践等关键领域,充分衔接我国“双碳”战略部署及企业运营实际。同时,在气候风险及机遇披露要求上与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发布的气候相关信息披露准则(S2)保持技术路线一致性,构建可比性强的信息披露基准。


深圳发布绿色金融行动方案 19条措施探索超大城市碳达峰路径

2025年4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联合深圳金融监管局、深圳证监局、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等部门印发《关于统筹做好深圳绿色金融大文章 支持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锚定深圳建设碳达峰试点城市中心任务,提出深圳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的阶段性目标:未来5年,金融机构绿色金融服务能力稳步提升,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持续完善,金融支持重点领域的质效进一步加强。各类经济金融绿色低碳政策协同高效推进,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市场定价功能得到更好发挥,为深圳建设碳达峰试点城市提供有力支撑。为实现上述目标,《行动方案》突出任务导向、需求导向,从强化重点领域金融支持、丰富绿色金融产品供给、提升金融机构绿色金融服务能力、促进“五篇大文章”融合发展等四方面提出19条具体举措,明确绿色金融支持深圳探索超大城市碳达峰的具体路径。



(二)国际动态


首笔人民币绿色主权债券在伦敦发行

2025年4月2日,中国财政部代表中央政府在英国伦敦成功簿记发行了60亿元人民币绿色主权债券,这是中国财政部在伦敦发行的首笔人民币绿色主权债券。该笔债券在香港金管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托管,将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和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本次人民币绿色主权债券的成功发行,将为中国完善国际绿色投融资渠道与机制、深化国际绿色金融交流合作定坚实基础,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还将初步构建起绿色主权债券收益率曲线,完善离岸人民币债券的定价基准,有力推动中国经济绿色低碳转型。


美国证监会批准首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证券交易所

2025年4月14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正式批准绿色影响交易所(Green Impact Exchange,简称GIX)作为国家级证券交易所注册(已批准其注册为国家证券交易所的Form 1 申请)。这使得GIX能够成为美国首个以可持续发展为重点的股票市场,标志着美国首个专注于可持续发展的证券交易所即将诞生,GIX预计将在2026年初正式启动交易。资本市场迈入可持续新时代GIX由前纽约证券交易所高管丹·拉博维茨(Dan Labovitz)与查尔斯·多兰(Charles Dolan)创立。旨在为那些真正承诺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提供一个专属的融资与交易平台。如今在获得SEC批准后,GIX即将成为美国首个专门服务于绿色企业的国家级交易所。


法国计划投入40亿欧元支持低碳氢能发展

2025年4月16日,法国经济、财政、工业和数字主权部发布新闻公报称,政府已更新《国家氢能战略》,将设立一项总额达40亿欧元的支持机制,在未来15年内保障低碳氢相较于化石燃料制氢的市场竞争力。公报称,尽管初步结果显示法国氢能产业前景广阔,但通过氢能手段实现二氧化碳减排仍需时间,同时氢能产业也面临诸多结构性挑战。在此背景下,修订后的《国家氢能战略》调整方向包括:全国电解槽装机容量2030年达到4.5吉瓦,2035年达到8吉瓦;强化氢能全产业链技术自主;在法国境内发展低碳氢气的运输网络;保障氢能产业发展基本条件,包括人才供给、土地获取、审批效率、法规体系建设和电网接入等。据悉,为继续发展氢能行业,法国将重启氢能关键技术(IDH2)项目招标,以继续支持核心技术研发;启动氢能商用车辆推广项目征集,通过2025年轻型商用车辆购置补贴推动燃料电池和储氢罐技术发展;支持合成燃料项目研究,目标是在2030年前实现航空和船运领域合成燃料的工业化生产。


特别说明

  • 本文所述绿色债券指国内发行的贴标绿色债券,包含碳中和债、蓝色债券等子品种。

  • 本文基于发行只数的统计时,以不同分层级别发出一只资产支持证券按一只统计。

  • 本文针对在不同交易场所发行的同一只企业债,在不同场所单独进行统计时,都纳入只数和规模统计范围;在全市场进行统计时,仅统计一次。

  • 本文数据来源为中诚信绿色债券数据库、金融终端东方财富Choice和万得Wind。

  • 本文所述资产支持证券,包括银保监会主管ABS,证监会主管ABS和交易商协会ABN。

  • 本文所述信用债,指除国债、地方政府债、央行票据和同业存单之外的所有券种。

  • 本文所述产业和类型,为中诚信绿金整理,并非按照国家统计局行业分类。

  • 本文绿色债券发行成本观察统计方法为:可比同类债为“当天发行(以发行起始日期记为债券发行时间)、同品种、同债券级别、同期限债券”,若绿色债券未披露债项评级信息,则以绿色债券发行主体评级信息作为替代,与市场同类无债项评级的主体评级信息进行比较;样本券不包括绿色私募发行债券、绿色资产证券化产品、绿色地方政府债以及1年期以下绿色债券(包括超短期/短期融资券、短期公司债等);样本券期限为含权债期限进行比较,如有含权债特殊期限说明如X+n,则该品种下X、X+n视为同一可比较债券;样本券不比较可续期公司债、企业永续债、金融机构永续债等。

  • 本文绿色债券发行成本观察中,鉴于纳入的绿色债券样本数量依然较少,发行成本分析易受市场波动和个券极值影响,相关分析存在一定局限性。

  • 本文数据均按照债券发行起始日进行统计。



关注我们随时收到最新讯息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南竹杆胡同2号银河SOHO-D座 50531

电话:010-66428877

邮箱:chenyixuan@ccx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