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研究洞见

中诚信绿金作为专业的第三方评估认证机构,可为金融市场的多种可持续产品及服务

2025年ESG债券市场分析1月报

编辑:   时间:2025-02-21

undefined


本期 /看点

一级市场

2025年1月,国内市场新发行绿色债券30只,规模共计247.61亿元,同比发行规模下降16.83%,发行只数增加3.45%。受春节假期错位影响,以及绿债市场逐步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25年1月绿债发行数量略有增加,发行规模同比有所下降。

2025年1月,国内市场发行可持续挂钩债券4只,规模合计29.27亿元。2025年1月,国内债券市场共发行3只低碳转型挂钩债券,发行金额16.50亿元。此外,2025年1月,中远海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发行1只低碳转型债券,发行金额10.00亿元。


二级市场

2025年1月,国内市场共有共425只绿色债券参与交投,月度现券交易规模为675.76亿元,较去年同期交易只数下降16.99%,规模下降46.45%;挂钩债券共有55只挂钩类债券参与交投,交易规模总计为79.80亿元;其中可持续挂钩债券48只,交易规模75.30亿元;低碳转型挂钩债7只,交易规模4.50亿元。转型类债券共有3只参与交投,交易规模总计为1.41亿元。


绿色债券发行成本观察

1月发行的30只绿色债券中可比同类债为7只,将本月新发行绿债的发行成本与同类债平均发行利率相比,6只绿色债券表现出一定的成本优势,发行成本低15.75bp—51.50bp。


绿色金融动态

国内动态

中国人民银行 生态环境部联合召开绿色金融服务美丽中国建设工作推进会;沪、深、北证券交易所正式发布《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南——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印发《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4年版)》。


国际动态

欧洲银行管理局发布ESG风险管理最终指南;日本交易所集团JPX推出可持续发展信息搜索工具;FSB发布《转型计划对金融稳定的重要性》报告。




一、一级市场发行情况


(一)绿色债券发行情况


2025年1月,国内市场新发行绿色债券30只,规模共计247.61亿元,同比发行规模下降16.83%,发行只数增加3.45%。其中碳中和债券发行8只,规模为54.21亿元,发行只数同比不变,发行规模同比下降47.13%。整体来看,受春节假期错位影响,以及绿债市场逐步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25年1月绿债发行数量略有增加,发行规模同比有所下降。

undefined
undefined

从券种类型分布来看,2025年1月,绿色中期票据为绿色债券市场发行主力,共发行11只,规模101.30亿元,发行规模与只数均为各券种之首;绿色资产支持证券发行9只,规模79.91亿元,发行规模与只数位列第二。其余券种发行量相对较小。

undefined
undefined

从绿色债券发行场所来看,2025年1月银行间市场共发行21只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共计190.46亿元,为最主要的绿色债券发行场所;上交所和深交所分别发行绿色债券5只和2只,规模分别为33.22亿元和11.53亿元。银行间市场绿色债券发行只数占比和规模占比均超过七成,较去年同比有所下降;交易所(包括上交所和深交所)绿色债券发行只数与发行规模占比同比均有所上升。

undefined
undefined

从绿色债券在整体债券市场中发行规模占比来看,2025年1月份绿色债券占全部信用债发行规模的1.22%,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从具体券种来看,绿色企业债占比超过20.00%,其余券种占比均在6%以下,同比来看,绿色资产证券占比有所下降,其余券种占比均有所上涨。

undefined

从发行地区来看,2025年1月,共有12个地区发行绿色债券,其中江苏省共发行6只债券,发行规模达到62.30亿元,是当月发行只数和规模均最大的区域,且同比发行只数和规模占比均有所上涨;天津市发行5只共计45.84亿元位列其次。此外,安徽省和上海市1月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均超过25亿,在所有地区中占比均超过10%,亦有较好的表现。

undefined
undefined

从发行人主体性质来看,2025年1月,国内绿色债券发行主体仍以国有系企业(包括国有控股和地方国有企业)为主,共计发行24只绿色债券,发行规模达187.78亿元,发行规模占比达75.84%,发行只数占比达80.00%,且占比同比均有所提升。

undefined
undefined

从发行人主体产业和类型来看,2025年1月,基础设施投融资类发行人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占比达26.33%,发行只数占比为17.24%,发行规模和只数在所有类型发行人中均占比最高,且同比来看发行只数和规模占比有所上升;电力供应类发行人位列其次,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占比为18.17%,发行只数占比为16.67%,同比来看,只数占比上升而规模占比有所下降。此外融资租赁类发行人发行只数和规模占比也均在10%以上。

undefined




(二)其他ESG债券发行情况


2025年1月,国内债券市场共发行4只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规模合计29.27亿元,其中包括2只中期票据、1只公司债和1只定向工具,发行人均为国有系企业,通过将债券结构与可持续发展绩效目标相挂钩,推动自身业务可持续发展。

2025年1月,国内债券市场共发行3只低碳转型挂钩债券,发行金额16.50亿元。此外,2025年1月,中远海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发行1只低碳转型债券,发行金额10.00亿元,募集资金用于支付节能环保型船舶的购置款,或置换债券发行前三个月内节能环保型船舶购置款的自有资金支出。

总体来看,2025年1月国内市场共发行ESG债券38只,规模共计303.38亿元,同比发行只数上涨2.70%,发行规模下降32.64%。




二、二级市场交易情况


(一)1月绿债市场交易情况


2025年1月,国内市场共有共425只绿色债券参与交投,月度现券交易规模为675.76亿元,较去年同期交易只数下降16.99%,规模下降46.45%。其中,“24中行TLAC非资本绿债01(BC)”交易金额为1月之首,为37.13亿元。具体从不同券种来看,2025年1月参与二级市场交易的绿色金融债交易规模占比最高,达到41.27%,其次为绿色中期票据占比38.84%,其余券种占比均不足10.00%。

undefined


(二)1月挂钩债券市场交易情况


2025年1月,国内市场共有55只挂钩类债券参与交投,交易规模总计为79.80亿元。其中可持续挂钩债券48只,同比减少9.43%,交易规模75.30亿元,同比减少40.33%;“22华能MTN006(可持续挂钩)”交易金额以13.16亿元排在首位。低碳转型挂钩债券7只,同比减少30.00%,交易规模4.50亿元,同比增加8.88%。“24白云金控02”交易金额以1.60亿元排在首位。


(三)1月转型类债券市场交易情况


2025年1月,国内市场共有3只转型债券和低碳转型债券参与交投,交易规模总计为1.41亿元,其中包括2只中期票据和1只公司债,交易只数同比下降70.00%,交易规模同比下降55.84%。“22攀钢02”交易金额以1.21亿元位列1月之首。



三、绿色债券发行成本观察

2025年1月共计发行30只绿色债券,剔除23只私募、资产支持证券和无同类可比债,可比同类债共7只,其中6只为绿色中期票据,1只为绿色金融债。将本月新发行绿债的发行成本与同类债平均发行利率相比,6只绿色债券表现出一定的成本优势,发行成本低15.75bp—51.50bp。1月绿色债券发行成本比较详见表8。

undefined





四、绿色金融动态


(一)国内动态


中国人民银行 生态环境部联合召开绿色金融服务美丽中国建设工作推进会

2025年1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生态环境部联合召开绿色金融服务美丽中国建设工作推进会。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朱鹤新,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赵英民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金融和相关行业管理部门要持续健全标准体系,加快制定统一的绿色金融支持目录和统计制度,明确绿色金融的重点方向。加快完善环境权益登记、担保、评估等配套政策,为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提供制度保障。金融机构要加强对绿色重点行业的分析研究,积极探索创新、不断丰富绿色金融产品谱系,主动对接美丽中国建设重点项目清单,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提供融资融智服务。各部门、各单位要共同提升绿色金融的可持续性发展,统筹好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的关系,在推动绿色金融规模稳步增长的同时,注重绿色金融对环境效益改善、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持实效。生态环境部门要主动与金融部门一道,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以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支撑美丽中国建设。一是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有效衔接污染防治技术指导目录等,统筹谋划绿色金融支持美丽中国建设项目。二是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做好全国碳市场扩围相关工作,拓宽EOD项目融资渠道,支持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探索区域性环保建设项目的金融支持模式。三是完善绿色金融政策制度,加快制定碳排放核算标准和技术规范,全面实施排污许可制,健全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考核评价体系。四是加强部门协同力度,健全项目推介机制,深化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强化金融支持的可持续性,努力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沪、深、北证券交易所正式发布《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南——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

2025年1月17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引导上市公司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助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沪、深、北证券交易所发布可持续发展(ESG)报告编制指南,以健全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制度,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指南》通过提供具体工作方法、披露要点和示例文本,帮助上市公司进一步明确如何建立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治理架构和管理体系,以及如何识别重要议题并开展具体的披露工作。考虑到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内容涉及面广、专业性强,《指南》还通过对专业概念、标准或要求的阐释说明,帮助上市公司加深对相关规则的理解。此外,《指南》在提供指导的同时,并不额外增加强制性的披露要求,上市公司可以自主决定是否参考和适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印发《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4年版)》

2025年1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印发《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4年版)》,《目录》遴选了节能降碳产业、环境保护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7类产业112项先进绿色技术,列明了每项技术的工艺技术内容、主要技术参数、应用案例等。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结合全国生态日、全国节能宣传周等,组织开展技术路演、成果推介等活动,推动技术产业化应用;同时,还将鼓励金融机构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碳减排支持工具等,加强对《目录》内绿色技术应用的融资支持。




(二)国际动态


欧洲银行管理局发布ESG风险管理最终指南

2025年1月9日,欧洲银行管理局(EBA)发布环境、社会和治理(ESG)风险管理最终指南。指南规定了机构识别、衡量、管理和监控ESG风险的要求,包括通过旨在确保其短期、中期和长期韧性的计划。指南明确了机构应根据资本要求指令(CRD6)制定的内部流程和ESG风险管理安排的要求。随着ESG风险加剧以及欧盟向更可持续的经济转型,它们将有助于确保机构的安全和稳健。该指南明确了机构监控和应对ESG因素带来的财务风险而制定的计划内容,包括在2050年实现欧盟气候中和目标的调整过程中产生的风险。这些计划将支持机构为转型做好准备,并应与机构根据欧盟其他立法制定或披露的转型计划保持一致。该指南将于2026年1月11日起适用,但小型和非复杂机构除外,其最迟将于2027年1月11日起适用。


日本交易所集团JPX推出可持续发展信息搜索工具

2025年1月10日,日本交易所集团(JPX)和JPX市场创新与研究公司为东京证券交易所(TSE)上市公司推出了“JPX可持续发展信息搜索工具(测试版)”,旨在加强可持续发展相关信息的披露。该工具主要特点在于,用户可以按ESG主题、公司、出版物类型和年份进行自定义搜索,能够同时查看多家公司信息并比较分析,并且为免费提供。测试版本旨在收集用户反馈,以便在更广泛部署之前完善其功能。但由于还处于测试阶段,目前仅限于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使用。


FSB发布《转型计划对金融稳定的重要性》报告

2025年1月14日,金融稳定委员会(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简称FSB)发布《转型计划对金融稳定的重要性》,指出转型计划是企业阐述气候相关风险战略和管理的工具,监管机构可以使用它评估气候相关金融风险,并衡量金融稳定性。本报告探讨了金融和非金融公司的转型计划在金融稳定评估中所能发挥的作用,特别是作为监测气候相关金融风险和脆弱性的信息来源,以及作为帮助解决部分此类风险的工具。过渡计划可以通过三个渠道帮助应对气候相关的金融风险:一是促进公司的战略制定,从而有助于更好地管理风险管理;二是有助于告知投资决策;三是可以支持当局对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转型风险和物理风险进行宏观监控。



特别说明

  • 本文所述绿色债券指国内发行的贴标绿色债券,包含碳中和债、蓝色债券等子品种。

  • 本文基于发行只数的统计时,以不同分层级别发出一只资产支持证券按一只统计。

  • 本文针对在不同交易场所发行的同一只企业债,在不同场所单独进行统计时,都纳入只数和规模统计范围;在全市场进行统计时,仅统计一次。

  • 本文数据来源为中诚信绿色债券数据库、金融终端东方财富Choice和万得Wind。

  • 本文所述资产支持证券,包括银保监会主管ABS,证监会主管ABS和交易商协会ABN。

  • 本文所述信用债,指除国债、地方政府债、央行票据和同业存单之外的所有券种。

  • 本文所述产业和类型,为中诚信绿金整理,并非按照国家统计局行业分类。

  • 本文绿色债券发行成本观察统计方法为:可比同类债为“当天发行(以发行起始日期记为债券发行时间)、同品种、同债券级别、同期限债券”,若绿色债券未披露债项评级信息,则以绿色债券发行主体评级信息作为替代,与市场同类无债项评级的主体评级信息进行比较;样本券不包括绿色私募发行债券、绿色资产证券化产品、绿色地方政府债以及1年期以下绿色债券(包括超短期/短期融资券、短期公司债等);样本券期限为含权债期限进行比较,如有含权债特殊期限说明如X+n,则该品种下X、X+n视为同一可比较债券;样本券不比较可续期公司债、企业永续债、金融机构永续债等。

  • 本文绿色债券发行成本观察中,鉴于纳入的绿色债券样本数量依然较少,发行成本分析易受市场波动和个券极值影响,相关分析存在一定局限性。

  • 本文数据均按照债券发行起始日进行统计。




关注我们随时收到最新讯息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南竹杆胡同2号银河SOHO-D座 50531

电话:010-66428877

邮箱:chenyixuan@ccx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