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诚信绿金总裁薛东阳受邀在浙江大学金融家大讲堂授课
编辑: 时间:2024-11-20
2024年11月15日下午,浙江大学金融家大讲堂暨浙江大学金融硕士《金融前沿理论与实务专题》系列讲座召开。讲座邀请到中诚信绿金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浙江大学金融专硕校外导师薛东阳做主题为“全球 ESG 发展与实践”的分享。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主任俞洁芳老师主持报告会。本次会议由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AFR)主办,浙江大学敦和数字金融(量化金融)发展基金、浙江大学资产管理研究中心、浙江大学产业投资研究中心承办,长三角金融研究智库联盟支持。
首先,薛东阳先生介绍了ESG国内外政策演变及发展。ESG政策的演变与发展经历了从宗教精神到现代全球治理理念的转变。18世纪的伦理投资理念是ESG的早期形态,2004年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正式提出ESG概念,2006年,《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的发布进一步推动了ESG的发展。ESG与企业社会责任(CSR)不同,它更关注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及相关风险机遇,而CSR更强调企业对社会的贡献。 全球监管发展方面,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制定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发布相关报告和指南;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成立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SSB),制定披露标准,积极参与ESG的推动。欧盟在ESG政策上表现尤为积极,修订《股东权指令》、发布《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SRD),并制定《欧盟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ESRS)》实施指南,提出了双重重要性原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将ESG投资纳入优先监管,并发布了气候披露新规则。中国ESG政策发展起步较晚,但近年来政策推进迅速:2018年证监会确立了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ESG)信息披露的基本框架,2022年年国资委统一了央企上市公司发布的ESG报告框架,进一步规范了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工作;2024年4月12日,三大交易所正式发布《上市公司持续监管指引——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填补了我国境内资本市场本土化可持续报告指引的空白,对我国上市公司在环境、社会和治理等可持续信息披露做出了规范。 第二部分,薛东阳先生介绍了ESG发展实践及挑战。企业ESG发展闭环涉及信息披露与数据、鉴证/审验、管理提升、评级、认证、投融资及利益相关方应用等多个环节,这些环节相互促进、形成闭环,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中国ESG的发展得到了国家战略的强力支持,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 “五篇大文章”,二十大提出的“双碳”目标明确发展方向,中国人民银行确立绿色金融发展政策思路等,为ESG发展提供顶层设计和政策依据。企业ESG信息披露现状显示,上市公司披露数量和比例持续增长,截至2024年6月30日,全市场可持续相关报告披露比例近50%,中央国有上市公司的披露比例近95%,基本达成“全覆盖”的目标,但整体而言,披露率仍有待提高。 ESG投资方面,多边金融机构在投融资业务中大都有ESG要求,全球可持续投资规模庞大,2022年全球可持续投资达30.3万亿美元。国内ESG投资得到了政策的大力支持,国内责任投资市场规模庞大,截止2023年第三季度,可统计的中国责任投资市场规模合计33.06万亿人民币;其中,绿色信贷规模28.58万亿元人民币,占比86.45%。 ESG评级发展方面,国际主流ESG评级机构如MSCI、Sustainalytics拥有成熟的评级体系,并与资本市场紧密相连;国内评级机构背景不同、专业性不同、服务方向各有侧重,但在评级透明度、数据准确性以及与国际评级机构的对接上还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提升以缩小与国际评级机构的差距。国内外不同评级机构之间的结果差异较大,国内企业在国际评级中表现往往被低估。未来,ESG评级和数据机构监管趋严,短期内ESG评级将保持一定的差异性。 ESG合规与认证方面,合规治理是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必然要求,与ESG发展的本质理念一致。国际认证标准为企业提供了科学标准化方法,包括ISO14001(环境管理)、ISO45001(社会责任)、ISO37001(公司治理)等在内的ISO认证在全球多个国家和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些认证标准有助于企业出海合规管理,例如,国电电力、宁波舟山港务集团、工商银行等企业就通过相关认证取得了良好实践和成果。 未来,ESG发展主要面临包括信息披露、人才储备、资金投入、应用场景、企业重视程度以及基础设施等六个方面的挑战。在信息披露方面,企业需要遵循双重重要性原则,提升ESG信息披露的质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并接受监管和社会公众监督。人才储备方面,ESG专业人才的稀缺性要求企业加强人才培养,以满足高质量需求。资金投入方面,ESG工作需要人力物力的支持,企业应将其纳入年度预算,并合理规划资金。应用场景方面,国内ESG发展依赖政策引导,企业和市场认可及应用场景开发不足,需要拓展实践应用。企业重视程度方面,ESG工作系统性强,需要企业高层的重视和全员参与,纳入董事会治理,并确保各部门的协同配合。基础设施方面,由于国内ESG发展时间短,数据历史统计不全,因此大型企业构建ESG数据管理系统尤为重要。 第三部分,薛东阳先生介绍了我国企业ESG发展的思考和建议。推进信息披露与监督方面,我国处于ESG信息披露快速发展阶段,企业应提高披露质量,深入理解双重重要性内涵,准确全面披露信息并开展鉴证;拓展应用场景实践方面,应积极推动ESG在金融风险评估、投资决策、招投标、业务合规等多领域的实践应用;培育本土评级机构方面,应提升服务能力,优化评级方法,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披露标准和评级体系,提高评级质量;加强企业内部建设方面,上市公司应将可持续发展纳入组织管理体系,建立健全ESG治理架构,推动ESG理念自上而下贯穿企业运营,积极培养可持续相关人才。 最后,俞洁芳老师为本次报告会做总结,并由衷感谢了薛东阳先生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