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物理风险压力测试方法的应用探索
编辑: 时间:2024-08-13
摘要
管理和应对气候风险缺乏历史数据积累,针对的风险期限超长,传统风险计量工具难以发挥作用,因而压力测试是评估气候变化和经济转型冲击的有效手段。本文对实践中出现的气候物理风险压力测试两类方法学进行了比较,将物理风险融入现有气候压力测试方法学,分析气候物理风险压力测试方法的国内外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物理风险 压力测试 商业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46(2024)01-0037-05
一、背景
开展气候风险压力测试是金融机构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主动管理气候风险的有力抓手,也是履行社会责任、助力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气候风险分为转型风险与物理风险。根据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组织(Central Banks and Supervisors Network for Greening the Financial System,NGFS)给出的定义,物理风险为气候变化带来的与气候模式逐渐变化相关的风险,具体是指由慢性风险(如温度逐渐升高)以及与天气事件(如热带气旋、风暴、洪水和干旱)增加频率和 / 或严重程度相关的急性风险。
二、物理风险气候压力测试两类方法学
一种方法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法,即从气候风险因素空间特征出发,基于气候物理风险的危害(Hazard)、敞口(Exposure)、脆弱度(Vulnerability)三要素预测未来不同压力情景下气候风险空间及强度分布对金融机构不同区域资产造成的减值、现金流出等损失。这类方法的优点是易于理解,缺点是条件较为苛刻,一般基于空间地理信息系统(GIS)执行操作,对数据量及数据颗粒度要求较高。明晟(MSCI)在物理风险量化管理方案中,提出基于危害、敞口、脆弱度将热浪、沿海洪水、河流洪水、寒潮、台风、山火6类极端物理风险分类管理。某银行在2022年环境信息披露报告中,结合资产空间分布特征,以半定量形式分析了水资源短缺、高温热浪、极寒、干旱、洪水、生态环境破坏、海平面上升7类物理风险因素。
三、自上而下法气候物理风险压力测试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 :以某商业银行为例
01
主要目标
探索物理风险对该行不同行业信贷客户影响,识别物理风险因素,分析压力传导路径,构建压力传导模型,计算分析不同情景下气候风险最终对该行信贷资产质量及资本充足率等风控指标影响。考虑到自上而下法沿用现有风险量化管理体系,方法学成熟且易于实现,因此选用自上而下法执行气候物理风险压力测试。
02
影响因素
统计数据表明,对该行所在地区影响较大的气候因素中,暴雨及干旱是主要因素,且随着气候变化加剧,气温不断升高并出现干旱,气温对大气圈水循环带来系统性干扰,致使当地暴雨频率及暴雨强度等极端气候灾害事件增加。由于暴雨及干旱数据序列不够长,因此以降水量及平均气温等变量作为表征变量。
03
压力传导
04
确定气候物理风险压力模型
05
确定气候物理风险压力情景
采用NGFS六种情景对应的三种气温升高情景,即1.5℃、2℃及3℃情景,分别为轻度压力情景、中度压力情景及重度压力情景。假定该行面向参试行业信贷资产敞口、不良率、各项风控指标及宏观经济因素维持2021年水平不变,新增不良采用100%计提减值,分析气温升高对该行信贷资产质量影响及资本充足率等风控指标影响。
06
测试结果分析讨论
基于模型经济学解释发现,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假设其他因素不变,气温越高则该行参试行业信贷资产质量受冲击程度越大。测试发现,计提减值损失后,该行在轻度、中度、重度压力情景下,参试行业对该行信贷资产产生冲击程度有限。测试结果中,不良率上升,重度压力情景中为1.71%;拨备覆盖率下降,重度压力情景中为117.14%,仍大于100%;资本充足率下降,重度压力情景中为15.10%,满足监管要求且高于监管最低要求5.1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下降,重度压力情景中为11.10%,满足监管要求且高于监管最低要求2.6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下降,重度压力情景中为11.10%,满足监管要求且高于监管最低要求3.6个百分点。
07
优化方向
该项研究从平均气温及降水两个宏观经济变量出发,对气候物理风险压力测试进行探索,相关方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但也存在两点不足。第一,使用静态测试方法,假设银行资产负债表相关会计科目余额不变,与实际情况不符;第二,降水量与平均气温变量并不直接与宏观经济变量发生作用,需要研究潜在中间变量或中间模型传输压力,提高模型解释度。
四、结语
本文分析比较了物理风险气候压力测试两类方法学,并以某商业银行为例,详细阐述将自上而下法气候物理风险压力测试融入现有气候压力测试方法学的实践案例。结合案例分析与应用实践,本文得到以下结论。
参考文献
[1] 孙天琦,苗萌萌.金融业管理和应对气候风险的思考[J]. 中国金融,2023(16):12-15.
[2] 谢岚岚,周富杰,陈珊等.基于SVAR模型的气候变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分析——以中国银行业为例[J].福建金融,2022(12):3-13.
[3]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21年第四季度)[R]. 北京: 中国人民银行, 2022.
[4]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 推动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有效衔接[R]. 北京: 中国人民银行, 2023.
[5] IPCC. Climate Change 2022: Impacts, 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I to the Six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R].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22.
[6] MSCI. MSCI Real Assets Climate Analysis: A TRANSPARENT APPROACH TO CALCULATING CLIMATE RISK[R]. New York: MSCI, 2022.
[7] NGFS. NGFS Climate Scenarios Database Technical Documentation V3.1[R]. Paris: NGFS, 2022.
[8] NGFS. Physical Climate Risk Assessment: Practical Less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limate Scenarios with Extreme Weather Events from Emerging Markets and Developing Economies[R]. Paris: NGFS, 2022.
[9] ECB Banking Supervision. 2022 climate risk stress test[R]. Frankfurt: European Central Bank, 2022.